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進一步推進,大量的基礎建設與城市亮化工程直接帶動了照明行業的快速發展。同時,在節能環保理念的倡導下,越來越多的居民企業消費者選擇節能照明產品作為首選照明產品,LED 燈具等節能照明產品的迅速普及,有力支撐了整體照明市場的規模增長。
高工產研LED研究所(GGII)調研數據顯示,2016年中國LED下游應用領域市場規模為3697億元,同比增長15.71%,增幅與2015年相當。其中顯示屏、背光、照明及其他應用板塊分別占比12%、11%、66%以及11%。GGII預計,2017年中國LED下游應用產值將達4451億元,增長幅度為20.4%。
陽光照明作為國內照明行業首家國家認定技術中心,主營業務為照明電器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主要產品為普通照明用的綠色照明產品,具體包括 LED 照明產品、一體化電子節能燈、T5 大功率熒光燈及配套燈具等。
截止目前,陽光照明已建立了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安徽四大基地,具備4億盞LED光源和8000萬套LED燈具的年生產能力。在球泡類產品和燈管類產品上,某些單品已經形成了規模。
據高工LED查閱財報發現,陽光照明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24.03 億元,同比增加 13.01%,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.32 億元,同比增長 6.71%,公司收入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。其中,LED 產品收入 21.28 億元,同比增長 22.34%,收入占比 89.41%,傳統節能燈產品收入 2.52 億元,同比減少 30.46%,收入占比 10.59%。
9月5日,陽光照明召開2017年半年度現場業績說明會,參加人員為總經理官勇先生、財務總監周亞梅女士、董事會秘書趙芳華先生及部分公司股東和機構投資者。
業績說明會由公司董事會秘書趙芳華先生首先介紹了公司2017年半年報相關情況,其次是公司經營情況的問答環節。具體問答內容如下:
問:未來LED行業的趨勢怎樣?
答:從照明行業的整體出貨量來看,80%以上都LED照明產品。從替換的角度看,滲透率只有20%-30%,三年內整個行業還沒到達瓶頸,行業的集中度將逐步提升。
問:公司在品牌推廣及渠道建設方面有些什么措施?
答:目前在品牌推廣方面在加大自主品牌的發展,像去年增長不錯的澳大利亞的市場,有將近一半的業務是自主品牌,但是也存在與代工客戶面臨競爭的問題,不過,我們還是重點像自主業務調整,所以,今年大洋洲業務出現了較大調整。美國的子公司今年我們進行了增資,繼續加大對工程專業渠道的投資力度,因為這塊業務發展自有品牌比零售渠道難度要小,包括我們在法國、德國新成立的公司,都是以發展自主品牌業務為主。內銷方面,今后重點是對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地產商、大的裝修公司,逐漸落地項目,拓展住宅領域的渠道。
問:燈具毛利率水平下降較快,主要是什么原因導致?是否議價能力較弱?與客戶議價的頻率大概為多久?
答:燈具材料漲價上升比較明顯,比如包裝、外罩的塑料件與五金件等,成本上升比光源更大。今年材料上漲幅度較大,略超出公司預期,與客戶議價會有滯后性,主要是在成本上升壓力變大的時候,視公司成本承受能力情況,再跟客戶進行議價談判。
問:上半年LED銷量同比增長大概為多少?上半年收入增速低于年初預算主要是什么原因?
答:LED銷量的增長超過60%,但銷售收入增長22%,所以,價格下降幅度達到25%左右,大于年初預算的15%的降幅,導致收入增速低于年初預算的目標。
問:公司今年半年報因會計政策調整影響了1200多萬,如果去年也按新會計政策的標準,去年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額估計大概是多少?
答:公司這一部分政府補貼是遞延收益,分十年攤銷,因為今年沒有新增大的政府補貼進來,所以,即使去年按照新會計政策調整,去年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額估計跟今年差不多。
問:以往幾年公司的營業外收入項目政府補貼收入在5000萬元左右?今后這部分補貼會繼續嗎?
答:營業外收入中的政府補貼,主要來源于地方政府的稅收返還收入,今后幾年還會有,不過具體金額可能會隨著年份增加逐漸減少。
問:2016年,公司計提各類資產減值準備9000多萬,今年會怎樣?
答:今年以來,節能燈的量已經很小,如果有計提,更多的是 LED 的設備,我們會做賬面價值和市場價的測試,如果有減值,仍會計提,不過,今年總體會比去年少很多。
問:很多做代工照明的企業逐步上市,對于代工的競爭格局怎么看?
答:目前我們的業務一部分是代工,一部分是內銷,內銷包括工程與家具。做工程的上市公司主要為三雄極光和雷士照明;家具部分一塊與歐普照明類似,一塊與佛山照明類似;代工方面主要有飛樂音響下的上海亞明與德邦照明。本公司的業務相對較為復雜,總體與德邦照明較為相似,不過規模比他更大。所以各家公司擅長的領域還是有差異的,隨著行業集中度的上升,大企業的優勢顯現出來,而小企業的關停比較明顯,大企業的代工市場還是有上升空間的。公司在內銷生產上需要加大力度,因為基數還比較小所以上升空間很大。
問:公司經營現金流很好,但從資本運作看有點保守,公司有什么考慮?
答:公司有在關注行業的資本運作變化情況,但是目前好的標的很難獲得,公司在產業布局上還是重點在渠道的拓展上,包括工程照明、商業照明等領域。下半年公司也開展了海外并購,但還未對外披露。
問:目前公司的人才引進有哪些措施?
答:今年以來,我們招聘的人不再局限于引入到上虞,很多營銷類人才都是從國外當地招聘,比如美國、德國。技術人才的招聘難度較大,公司已在上海和杭州設立了研發中心,人才引進相對會容易些。
問:未來幾年公司的重心在哪里?
答:未來幾年公司的重心還是在照明主業,當然從產品類別來說會重點提高燈具的占比。
問:公司在員工激勵方面有什么下一步的措施?是否會考慮集團層面的員工激勵方案?
答:目前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子公司,子公司層面已經階段完成股權激勵,每個子公司的管理團隊持有 5%的股權比例,對于集團層面的股權激勵公司也會進一步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