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意大利古羅馬斗獸場
在古代統治者尋歡作樂方面,再沒有比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更狂熱的了。從共和時期就開始興建斗獸場,最著名的羅馬大斗獸場始建于72年弗拉維王朝到82年提圖斯時代才完成。這是帝國于公元70年征服了耶路撒冷后,為紀念勝利驅使8萬猶太俘虜修建的。斗獸場呈橢圓形,長軸為188米,短軸156米;中央區為86∶54。周長527米,高57米,占地2萬平方米,可容8萬觀眾。
建筑形制橢圓的外形單純、明確,渾然一體,無始無終;外觀極其宏偉雄壯,高高的立面分為4層,自下而上分別采用多利克柱式、愛奧尼亞柱式和科林斯柱式。
意大利的羅馬作為世界著名的古城,最吸引游客的是象征古羅馬帝國的斗獸場,雖然現在的羅馬斗獸場只剩下了一些殘垣斷壁,但它卻是古羅馬歷史的象征。起初古羅馬只是意大利的一個城邦,后來羅馬開始向外擴張,到了公元前二世紀成為地跨歐、亞、非三洲一個非常強大的奴隸制帝國。羅馬人最喜愛的娛樂就是對血淋淋的角斗場面作壁上觀。大批的角斗士被驅趕上角斗場,相互殘殺,或與野獸肉搏,嗜血的貴族奴隸主則在角斗士的流血犧牲中獲得一種野蠻的快感。
盡管羅馬斗獸場的建筑師仍然是個謎,但我們不得不嘆服,他締造了史上最偉大的體育場之一 - 其規模和功能的設計令它成為所有類似建筑的范本。據史料記載,它可容納令人驚訝的87,000人。斗獸場的外墻展示了羅馬人最偉大的建筑發明之一 - 拱門,而建筑師的英文“architect”正是源自拱門的英文“arch”。然而,究竟是什么,令斗獸場成為一個劃時代的建筑?由240根柱子支撐的巨大的雨蓬,能保護觀眾免受風雨之苦。曾有1000名水手駐扎在羅馬城內,專門負責豎起雨蓬。斗獸場內,有時會在注滿水的舞臺上進行場面壯觀的海戰表演。此外,還有格斗比賽。公元前160年的某個晚上,劇作家泰倫斯的喜劇在演出時被迫中斷,只因有謠傳說一場格斗比賽即將開始,所有的觀眾都沖了出去,直奔斗獸場。沒有什么能勝過動物與人相互廝殺所帶來的興奮與刺激。在8世紀時,比德曾慨嘆道,“斗獸場站立,羅馬就站立;斗獸場倒下,羅馬也倒下”。